
SERVICE PHONE
363050.com发布时间:2025-09-21 19:31:42 点击量:
江苏城市足球联赛,江苏足球联赛,足球赛程,积分榜,城市足球队,业余足球,聚焦2025江苏城市足球联赛,提供实时赛程、积分榜、队伍信息、直播入口与报名指南,汇聚全省热爱足球的城市代表队,打造属于江苏人的足球狂欢!业余足球裁判挨揍的次数变少了,这事听起来简单,实际上背后有两样东西起了作用:随身摄像头和四米规则。不是高科技大战暴力,就是很实际的措施,但真的有用。
英国一家叫“裁判支持”的慈善机构发布数据,这赛季裁判遭言语辱骂或身体攻击的报告数降了一半。负责人马丁·卡西迪说,简直是个“奇迹”。以前每个周末热线个哭诉电话——成年男性,被骂哭、被打怕、甚至收到死亡威胁。现在呢,最多五六个。全英国都这个趋势。
随身摄像头有点像执法记录仪,别在裁判身上。有镜头对着,冲动的人总会收敛点。另一边,新规只允许队长走近裁判四米内,其他人得保持距离。没那么多人围着吵,裁判也好集中精神判罚。
卡西迪提到,还有人在呼吁对辱骂裁判的球队扣分。这招狠,动积分就动到球队痛处。不过他也老实讲,问题没完全解决。前阵子还有裁判在街上被人吐口水,只因为之前一场球的判罚不对某人胃口。
年轻球员和业余选手容易学职业联赛里的坏样子,电视转播里大牌球星对裁判吼叫、甩手、不依不饶,底下的人就觉得这态度没问题。其实职业赛场上也陆续在改,只是风气传导需要时间。
我聊过一位伦敦西南部的裁判,二十多岁,吹了四年比赛。他说去年还有人威胁要烧他的车,就为一个没判的点球。今年氛围明显不同。裁判手上权力是多了,但不是用来耀武扬威的,而是保底线安全。他认识不少同行因为受不了长期辱骂早早辞职。
业余裁判受暴力威胁可不是新鲜事,过去十五年愈演愈烈,从场上冲突蔓延到社交媒体骚扰、线下伏击。现在好不容易逆转,没人敢说之后不会复发。
这类事让我想起早年报道社区体育纠纷的经历,那时候没摄像头,规则也模糊,裁判几乎是裸奔上岗。一旦发生冲突,常常不了了之。现在至少有了应对工具——技术层面和规则层面双管齐下。
当然也不是说全靠设备,卡西迪认为信息传达到了:暴力对待裁判不再被容忍。长期形成的文化冰山,总算撬开了一角。
数据我不完全确定,但据报下降趋势是真实的。可能不少地区还没跟上,但开局总算不差。业余足球裁判终究是志愿者居多,没人该为吹一场球担惊受怕。
说到底,比赛可以较真,但不能越过底线。裁判不是敌人,没他们连球都踢不起来——这事本来不该那么难理解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